1、15岁能签协议吗
15岁的未成年人不可以独立签订合同。
1.依据国内法律的规定,15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赞同、追认。
2.假如15岁的未成年人想要签订合同,除非合同是纯获利益的,或者与其年龄、智商相适应,不然需要由其爸爸妈妈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或者在签订后得到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合同才具备法律效力。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15岁的未成年人不可以独立签订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2、16岁签协议是不是有效
法律快车提醒你,16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其效力取决于监护人的态度。
1.依据《中国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赞同、追认。
这并不意味着16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一律无效。
2.假如监护人(如爸爸妈妈)对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进行了追认,或者合同内容纯获利益,或者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商相适应,那样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因此,16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不是有效,需要具体剖析合同的性质、内容和监护人的态度。
3、未成年人签协议的法律规定
关于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是《中国民法典》。该法明确规定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能力和签订合同的有关规定。具体来讲: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概念: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推行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赞同、追认。
2.独立推行的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推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商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的效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假如未经法定代理人赞同或追认,一般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假如合同内容纯获利益,或者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商相适应,或者得到了法定代理人的追认,那样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在签订合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民事行为能力,与合同的性质和监护人的态度。假如合同涉及要紧权益,最好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寻求法定代理人的帮忙。